最近,二手平台上出现了一批“全新未拆封”的地素(DAZZLE)连衣裙,原价3500元,现价499元无人问津。卖家无奈自嘲:“买来一次没穿,现在只能当抹布了。”
这一幕,成了地素时尚(DAZZLE母公司)最讽刺的写照。
曾经,它是江浙沪中产女性的“白月光”,是刘雯、舒淇代言的“高端女装标杆”,一件蕾丝裙能让都市白领心甘情愿掏半个月工资。如今,它却成了“又贵又难穿”的代名词,2024年狂关147家门店,2025年继续关店99家,市值蒸发百亿。
为什么曾经的女装顶流,如今沦落到被消费者“用脚投票”?中产女性,为何不再为“公主风”买单?地素的困境,是否预示所有“高端品牌”的集体危机?
今天,我们就来深扒地素时尚的“坠落史”,看看它如何从“神坛”跌落,又给所有品牌敲响了怎样的警钟?
01 产品崩盘:设计“自嗨”,消费者不买账了
曾经的王牌,如今成了最大槽点
地素能崛起,靠的就是“独特设计”。
2010年代,它用婚纱面料做时装,把重工蕾丝、亮片、立体剪裁玩到极致,让都市女性心甘情愿为“仙女风”买单。刘雯代言时期,一条黑色蕾丝裙就是“身份象征”,连唐嫣、刘诗诗都自发带货。
但如今,这套设计逻辑彻底失灵了。
在小红书上搜索“地素”,满屏都是吐槽:
“上班穿像走秀,同事问我是不是要去颁奖典礼”“全身亮片,坐椅子硌得慌,开会半小时就想脱掉”“只能干洗,一件衣服的护理费比饭钱还贵”
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,直接反映在销量上:
天猫618女装榜,MOCO、COS、江南布衣稳居前十,DAZZLE却连前20都没进。二手平台上,原价数千元的连衣裙被标价300-500元甩卖,备注“全新带吊牌”的比比皆是。
“艺术”与“实用”的失衡
地素的设计团队显然陷入了“自嗨”。
2025年,他们推出“时钟花”系列,邀请艺术家李姝睿合作,主打“光影肌理再造工艺”。T台上很美,但消费者根本不买单——“我要的是通勤能穿的裙子,不是美术馆里的装置艺术!”
反观竞争对手,UR、MOCO早就转向“轻通勤”风格,剪裁利落、面料舒适,价格还更亲民。而地素还在坚持“重工设计”,结果就是:中产嫌太浮夸,年轻人嫌太贵。
设计可以小众,但不能脱离现实。 当消费者开始用“值不值”代替“美不美”时,地素的“艺术坚持”就成了致命伤。
02 渠道溃败:死守线下,错过直播风口
83%营收靠门店,如今成了“拖油瓶”
地素曾是“线下之王”,靠黄金商圈的高端门店树立品牌形象。但如今,这成了它最大的包袱。
2024年,地素83%的营收仍依赖线下,而同期UR、歌力思等品牌早已实现全渠道融合。更尴尬的是,地素的线下成本越来越高,单店坪效却持续下滑,最终只能疯狂关店:
2024年关店147家(DAZZLE关103家,d’zzit关44家)2025上半年再关99家,总门店数跌破900家旗下男装品牌RAZZLE,直接全线关闭
线上转型失败,价格策略“自杀式”混乱
地素不是没尝试线上,但动作太慢,策略更是灾难。
会员体系形同虚设:积分商城无人问津,未能拉动复购。直播带货毫无存在感:对比歌力思靠小红书直播逆袭,地素的直播间流量惨淡。最致命的是价格混乱:唯品会上,原价近千元的地素衣服1折甩卖,直接让专柜消费者心态崩了——“线上买是冤种,专柜买是傻子!”
这种线上线下互搏的策略,彻底摧毁了地素的高端形象。
03 定位尴尬:卡在“中产溢价”的死胡同
向上比不过奢侈品,向下拼不过性价比
地素的主打价格带是1000-3000元,曾经这是中产的“安全区”,如今却成了“死亡区间”。
向上看:加1000元就能买Max Mara经典款,剪裁高级还保值。向下看:淘宝品牌用奢侈品同源面料,价格只要一半。
更惨的是,中产钱包缩水了。麦肯锡2025年调研显示:
中产家庭收入预期增速仅1.4%
储蓄率飙升至38%
消费者开始精打细算:“一件镶水晶的毛衣,真的值半个月工资吗?”
“她经济”战略失效:精英叙事脱离现实
地素一直标榜“女性力量”,但它的“精英叙事”越来越脱离普通女性。
DAZZLE公众号的“闪光人物”专栏,采访的都是海归艺术家、画廊主理人,讲述“光影哲学”“自由灵魂”。而现实中,大多数职场女性在精打细算:“通勤能不能穿?能不能机洗?打折季买会不会更划算?”
当品牌的故事和消费者的现实脱节,高端就成了“空中楼阁”。
04 启示录:所有“中产溢价”品牌的集体危机
地素的困境,绝非个例。
拉夏贝尔:曾是中国ZARA,如今靠“贴牌”苟延残喘。歌力思:放下身段拥抱直播,才勉强稳住阵脚。COACH:靠“小而能装”的实用包逆袭,2024年增长13%。
这给所有品牌敲响警钟:
设计可以独特,但不能脱离实用,消费者要的是“能穿的衣服”,不是T台艺术。渠道必须灵活,死守线下就是等死,直播、私域、社群一个都不能少。价格要匹配价值,中产溢价时代结束,消费者会用放大镜审视“值不值”。
【结语】优越感曾是翅膀,如今成了枷锁
地素的故事,像极了一个“高傲贵族”的没落。
它曾靠独特设计、明星背书、高端门店征服中产女性,却因脱离现实、拒绝改变,最终被消费者抛弃。
当小红书女孩晒出“地素改造教程”——剪掉夸张领口、拆掉繁复亮片——这何尝不是市场最辛辣的讽刺:品牌若关上了倾听消费者的耳朵,再高的逼格,也只是自嗨。
你觉得地素还能翻身吗?你买过地素的衣服吗?体验如何?欢迎评论区聊聊!
(本文数据来源:麦肯锡2025消费报告、地素财报、天猫618榜单)
【互动引导】
✅ 点赞 → 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深度分析💬 评论 → 你买过地素吗?觉得它的问题在哪?🔔 关注 → 获取更多商业与社会趋势解读
#地素#
配资炒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